环球快看:毕业生都去哪了?应届大学生就业重心下沉 一线城市吸引力下降

2022年的硕士毕业生高仪(化名)已经如愿回到了家乡所在地,成为一名基层公务员。

“我在确定就业方向的时候很坚定,想回到家乡。而公务员这份工作,在我看来收入稳定、社会认可度高,是一个特别好的选择。”高仪说。


(资料图)

虽然目标明确,但高仪的经历却有几分波折。她最初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时,由于笔试成绩并不理想,没有获得面试机会。然而,就在她开始关注省里的公务员考试时,却被公务员补录公告吸引了目光。

“当时公告里虽然没有我家乡所在地本地的岗位,但是有下辖地区的岗位,我有几分心动。”在补录和参加省考中有所摇摆的高仪,还是选择了参加补录面试,最终也顺利加入了公务员大军。

事实上,越来越多如高仪一样的大学毕业生不再将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作为就业首选地,非一线城市,地级市及以下地区、县城基层岗位正渐渐成了更多毕业生的选择。

根据麦可思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重心进一步下沉至地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其中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从2018届的53%增长至2022届的57%。与此同时,县城的体制内单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明显增强,2022届本科毕业生到县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25%)较2018届增幅为25%。

“本科生到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比例上升是就业市场的正常走向,与经济大环境、本科毕业生数量、产业布局、各地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政策,鼓励毕业生到基层积累经验、发挥价值等有直接联系,对优化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人才结构,对经济可持续发展、促进青年人就业、缓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有益处,应加以引导和鼓励。”安徽省劳动学会常务理事汪张明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毕业生就业重心下沉

如今,高仪在工作中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在基层工作充实又富有挑战性,对我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有很大帮助。我也将自己的经历分享给了同学,希望能提供一些参考。”

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部分应届大学生选择回到家乡或者选择离家较近的地方就业可能与个人对家乡情感的认同、家庭因素以及适应当地环境的考量有关。地级市及以下地区的就业机会相对较多,特别是在基层工作和民生领域,相比之下直辖市或副省级城市的竞争压力更大。而一些地级市及以下地区也在加大对人才引进和发展的力度,也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和职业晋升空间,足以吸引应届大学生的就业。

正如安光勇所说,基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招录规模的扩大,正在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重心的下沉。而县级城市及以下地区的政府机关及事业单位对毕业生的吸纳能力增强,也意味着,到县级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更多投身到了基层治理和普惠性民生领域。

“基层治理和普惠性民生领域的就业岗位,大多数是公益性、政策性就业岗位,主要是就业质量相对较高的传统职业,比如基层公务员、卫生医疗工作人员、基础教育教师。这些岗位由更多大学生补充,必将促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质量,改善基层社会环境,优化基层人口结构,提升基层地区集聚力、承载力和吸引力。”中国教科院体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家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下降

除了受到家乡情感吸引外,新一线城市和许多具有吸引力的二线城市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在增强,毕业生在一线城市之外拥有了更多就业选择。

从就业蓝皮书数据来看,近五年应届本科生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下降,2022届本科毕业生在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17%)较2018届(21%)下降了19%,在新一线城市就业的比例持平,而在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的比例从2018届的53%增长至2022届的57%。

与此同时,人口流入一直是衡量城市是否有吸引力的重要标志,在各大城市争抢毕业生时,外省籍毕业生占比则是体现城市吸引力的重要因素。

目前,虽然在北京、上海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仍拥有较高的薪资水平和就业满意度,但从外省籍毕业生的占比来看,2020—2022届合并计算的82%、77%相比2017—2019届的85%、79%,其吸引力正在减弱。

与之相对应的是,在杭州、苏州就业的外省籍毕业生占比较2017—2019届增长了8%、11%,且其就业满意度已超过一线城市深圳、广州,从就业吸引力及就业质量等方面显示其对毕业生就业较友好。

对此,张家勇认为,人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选择的基本依据,影响人才市场供求关系的关键因素是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当然也有国家宏观政策导向、重点战略布局、国际关系和外交格局变化、高等教育普及化等因素影响。

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一方面,一线城市的发展已经相对饱和,市场需求不再像之前那么大;另一方面,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的经济发展迅速,政府对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持等方面在近年来也加大了力度,从而使得这些地区的就业市场更加活跃。此外,房价高涨等问题也促使一部分应届本科生选择到二线城市及以下地区就业。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关键词:

蒙牛乳业(2319.HK)现涨6.06%报34.15港元 最新市值1350亿港元

蒙牛乳业(2319 HK)现涨6 06%报34 15港元,暂成交3亿港元,最新市值1350亿港元。蒙牛昨日晚间公布中期业绩称,期内收入为人民币477 223亿元

格隆汇 2022-08-25

碧桂园服务(6098.HK)今年上半年核心利润为27.5亿元人民币 下调碧服股份目标价

美银证券发表报告指,碧桂园服务(6098 HK)今年上半年核心利润为27 5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30%,符合该行预期。至于收入按年增长74%至200 6亿

格隆汇 2022-08-25

融创服务(1516.HK)跌超8%报2.85港元 总市值87亿港元

融创服务(1516 HK)跌超8%,报2 85港元,总市值87亿港元。该公司昨日盘后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录得亏损不超过7 6亿人民币。主要受房地产行

格隆汇 2022-08-25

今年夏天四川空调线下零售额增幅为三位数 多个领域迸发新市场活力

经济学中有个术语,称为一度效应,即气温只要有1℃的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很大改变。德国曾统计,夏季气温每上升一度,就会增加230

四川日报 2022-08-17

各行业工资单出炉!IT类最赚钱,还有这些钱景喜人

  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张澍楠)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行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究竟什么行业“最香”?被视为“高富帅”的金

2021-11-24

“狗咬人”事件当事人被撤职 多名干部被问责

  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记者冯大鹏)在“狗咬人”舆情发酵后,23日晚,河南安阳通报了对涉“狗咬人”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决定。 

2021-11-24

北京朝阳区来广营华贸城7号院6号楼解除管控

  11月23日晚,朝阳区来广营地区清苑路第五社区华贸城7号院6号楼正式解除管控。  11月23日,华贸城7号院6号楼583户管控居民进行了第四

2021-11-24

蒙牛乳业(2319.HK)现涨6.06%报34.15港元 最新市值1350亿港元

蒙牛乳业(2319 HK)现涨6 06%报34 15港元,暂成交3亿港元,最新市值1350亿港元。蒙牛昨日晚间公布中期业绩称,期内收入为人民币477 223亿元

格隆汇 2022-08-25

碧桂园服务(6098.HK)今年上半年核心利润为27.5亿元人民币 下调碧服股份目标价

美银证券发表报告指,碧桂园服务(6098 HK)今年上半年核心利润为27 5亿元人民币,按年增长30%,符合该行预期。至于收入按年增长74%至200 6亿

格隆汇 2022-08-25

融创服务(1516.HK)跌超8%报2.85港元 总市值87亿港元

融创服务(1516 HK)跌超8%,报2 85港元,总市值87亿港元。该公司昨日盘后公布,预计6月止六个月录得亏损不超过7 6亿人民币。主要受房地产行

格隆汇 2022-08-25

今年夏天四川空调线下零售额增幅为三位数 多个领域迸发新市场活力

经济学中有个术语,称为一度效应,即气温只要有1℃的变化,商品的销量就会随之发生很大改变。德国曾统计,夏季气温每上升一度,就会增加230

四川日报 2022-08-17

各行业工资单出炉!IT类最赚钱,还有这些钱景喜人

  中新经纬11月24日电 (张澍楠)虽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行业之间的差距,仍然很大。究竟什么行业“最香”?被视为“高富帅”的金

2021-11-24

“狗咬人”事件当事人被撤职 多名干部被问责

  新华社郑州11月23日电(记者冯大鹏)在“狗咬人”舆情发酵后,23日晚,河南安阳通报了对涉“狗咬人”事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决定。 

2021-11-24

云南哀牢山4名遇难地质队员遗体已移交其所在单位

  根据云南省普洱市哀牢山 "11·15 "联合指挥部通报,2021年11月23日21时50分,4名遇难人员遗体已移交其所在单位。 【编辑:叶攀】

2021-11-24
x 广告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2015-2022 大众仓储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